2022年12月9日上午,由我校历史学院游自勇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分类释录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
会议由社科处赵新峰处长主持。雷兴山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专家莅临指导,并向游自勇教授及课题组表达祝贺,同时感谢旅顺博物馆对课题申报的重大贡献。他强调本课题不但可以为学界提供一大批经过科学、严谨整理的文献资料,大大推进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雷校长高度肯定历史学院为学校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学校会给予课题组全力支持,期盼项目团队在游自勇教授的带领下,取得重大的原创性成果,为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展再立新功。
历史学院刘屹院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游自勇教授历年来在标志性成果方面为学院作出的贡献,感谢专家对首师大历史学院的支持与帮助,预祝本项目圆满完成开题任务,按时达成研究目标,顺利结项。
开题论证环节,游自勇教授从项目背景、项目特色、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预期目标和成果等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汇报。三位子课题成员分别对子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意义、预期成果等做了详细介绍。
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武汉大学刘安志教授、中山大学姚崇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先后发表评议。他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继承了唐长孺先生开创的吐鲁番出土文献整理范式,是对前期成果《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项目组团队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子课题设计合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前期成果厚实,研究计划总体可行,预期成果将对敦煌吐鲁番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专家们还对项目的开展提出建议,如加强分类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释录与研究要同步开展等等。
最后,游自勇教授代表课题组致谢。他感谢各位专家的与会和旅顺博物馆的支持,表示会尽量吸收专家们的建议,充分尊重前期研究成果,把项目做得更加扎实和完善。